靈修分享 share_20210425


你在累積什麼?

林煜茹傳道

為了過冬,松鼠會在秋天努力收集松果,並將之儲存在地裡。據說松鼠一次的食物儲備可以高達2萬多顆松果,又因爲松果可以存放幾年,許多家藏萬果的松鼠直到死前都吃不完自己的存糧,因此下一位接管的松鼠就可以繼承「前鼠」的糧倉,曾有研究人員見過一個被13隻松鼠佔領過的31年份松鼠糧倉!「累積」似乎是生物的本能,寧願多但絕不可少,無論自己在世上是否能用得完。勤勞的松鼠會瘋狂累積食物,以防產量不好的年份裡無法收集到足夠過冬的松果,而人類也會不斷累積財產來確保不會缺乏,我們美其名稱此心態為「安全感」,但是耶穌很明確地告訴我們:這就是人的貪心!

在路加福音12:13-21經文中,耶穌說了一個比喻:有一位田產很多的財主又遇大豐收,田產多到打算拆掉原有的倉庫並再建一座更大的以容納所有的財產,然後他就跟自己說:「我可以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了!」。沒想到當晚他就死了,留下一身的財產,耶穌稱這種人為「為自己積財,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」。這人早已賺得了他的生活所需,而當他的財產滿出倉庫後,他的眼中仍滿是自己的富足、不曾抬眼望望周遭貧窮缺乏的人。耶穌告訴我們,這樣的人看似很富足,但在神的眼中卻是極其貧窮!

其實這種「貪心」是很常見的,因為這世界常常告訴我們自己「需要」的很多:最新的iPhone、更安全的車子、再大一點的房屋、更適合孩子的環境、更舒適的生活⋯⋯,讓我們以為有了這些「需求」才可以享受生活。然而,耶穌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否豐富並不在於我們擁有多少東西,我們並不需要更大的倉房來儲存更多的財產,而應該將那些多餘的糧食拿去幫助別人,就是用你所擁有的來建造神的國。你正在累積什麼呢?這些東西再讓你快樂的同時,也困住你的心了嗎?還是這些「累積」讓你看見別人的缺乏呢?邀請你從自己的倉庫中走出來,讓這些神賜福給自己的田產也能成為其他人的祝福。

靈修分享 share_20210418


火一般的不合

林宏哲傳道

經文:「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,倘若已經着起來,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?我有當受的洗還沒有成就,我是何等地迫切呢? 」 -路加福音12:49-50

火,是一種激烈的能量散發的狀態,從遠古到現在的人都知道如何使用火,來創造新的產物。透過能量的改變,讓原有物質產生本質上的改變,新物質加入與融合,小到廚房做菜,大到高強度航空材料的製作,都需要火的使用。聖經也多次論及到火,除了可見實際,地上的火之外,另一個就是屬天上、屬神來的火,常會見到的有神的審判、榮耀的顯現、神話語應證,甚至代表施洗。其中一個例子是論及到以利亞的禱告,在加密山上,在悖逆的以色列人面前,天上有火降下來燒滅祭物,這是神的顯現,也是審判以色列的含義。

在路加福音12章49節,耶穌提及到關於火比喻,是指著「不合」,並不是真的火,這樣的用法類似我們很氣憤,內心中有一把火,但不是真的火燒在你心裡。而整段的意思,人要因為耶穌的話,將原本看似親密的關係,要因為耶穌的話而不合。後面一段提到「洗」,這裡並不是耶穌還需要洗禮,或是耶穌正在經歷洗禮,也不是說耶穌需要洗澡,而是指著耶穌正要去面對的十架苦難,祂要完成從天父來的差遣。看到這裡,我們就會有一個疑問,耶穌來不是彰顯神的愛嗎?不是親子、夫妻、父母、朋友的關係會更加蒙受祝福嗎?為何這裡耶穌會這樣強烈地表達,甚至說這樣的「火」燒起來,是耶穌所期待的呢?

華人很注重關係,可以因為關係遷就很多事情,以和為貴的觀念很好,但是如果犧牲了真理,就是那些更為重要的事情,就會將大局帶向不可挽回的局面。因為關係而通融的文化,讓我們在這樣的環境,常常失去可以達到更好的境界。堅持在不該堅持的,放棄應該要堅持的,出現了很多不能說的話,不能踩的線、不能說的盲點。耶穌基督來,是為了讓我們進入到永恆的國度,並且用永恆的國度,來看待現在發生的事,這樣的想法必然發生衝突,但神的本意是好的,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他的心意。

面對最近台灣火車的重大意外事件,我們會說廠商應該要按照施工的標準,台鐵應該要負起監督的責任,這樣災禍就不會發生。但面對永恆生命的事情,我們是否就妥協退縮了呢?試想,在當下的施工人員為何沒有人說正確的建議?因為這樣的文化、關係,甚至利害關係,使他們不敢「不合」,如果我們在這樣地上的事可以妥協,怎麼能夠有把握,在天上神的國度的事上能堅持呢?但如果我們真要走神的道路,我們就必然會有不合,因為神的國就會在你心裡,並且開始活在你的言語、行為當中。神話語所帶來的不合,將會帶來新的國度和希望,帶來了經過「火」考驗後本質上的改變,如同耶穌的「洗」,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十字架刑罰,卻是帶來了人類永恆的盼望。但這句話,並不是要基督徒要常常和別人不合,有時候最常和別人不合的,並不是神的話語,而是自己的脾氣、膚淺的眼光、不願意饒恕的心、還有懶惰的頭腦與手腳,卻用聖經的話語來合理化自己的軟弱和缺點。

在真理上有著不妥協的心志,為了別人認識福音而努力,落實在自己的柔和的言語,有智慧的行動吧!願神賜福給愛他並遵行他話語而行的人!

靈修分享 share_20210328


永恆保障

郭士恩傳道

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,他要保護你的性命。你出你入,耶和華要保護你,從今時直到永遠。」(詩一二一7~8)

詩篇121篇以一個特殊的動作開始:「向山舉目」。為什麼詩人要向山舉目呢?讓我們參考另一首上行之詩:「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,耶和華也照樣圍繞他的百姓,從今時直到永遠。」(詩一二五2)由此可推論,「山」代表的是神所提供的全面性保護。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:當你去到一個壯觀的自然奇景,面對一座高聳入天的山嶺,或置身大峽谷,看到尼加拉大瀑布時,你會不會感到一種敬畏感,彷彿瞥見了比這些奇妙創造更偉大的造物主,永活的真神?詩人堅定地相信: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主,我們可以信靠祂。

在3~4節,詩人至少點出了關於神的三件事。首先,神會保護朝聖旅途中的子民,腳步穩固,不致跌倒。這也包含了在旅途中,不會遇到過於他們所能忍受的艱難。神會保護他們,為他們開路。其次,詩人強調神是24小時全年無休,隨時保持警醒,不睡覺也不打盹。我們的神是永活的神,祂一直都在那裡等候我們投靠祂,正如詩篇四十六篇1節所說:「神是我們的避難所,是我們的力量,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。」第三,神是保護以色列的那一位,祂的眼目總是離不開祂的兒女,隨時留意我們的狀況和需要,就像是父母留意孩子的安危一樣,想盡辦法確保孩子的平安。這些生動的描述,再次證明神的可靠。

5~6節,詩人更進一步闡釋神對我們的保護。祂就像樹蔭一樣,遮蓋我們,使我們不受到豔陽的曝曬。在這裡,白日和黑夜、太陽和月亮都只是一種文學手法,象徵著外在一切可能的危險,包含了可見的災難,以及不可見的危險,如同詩九十一5~6節:「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,或是白日飛的箭,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,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。」詩人強調,從日出到日落,從白天到晚上,神的保護從不停止。

最後兩節經文,詩人將神保護的範圍無限擴展,說明神要使我們免受一切的災害。乍看之下,這段經文所描繪的更多是一種想像,而非現實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感受不到神的保護,因我們也會被人傷害,甚至是遭到不合理的對待;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也曾經落空。那麼,神的保護在哪呢?神真的有在看顧我們嗎?事實上,神的保護,並不是說我們就必定一生平安,無災無病,一帆風順——顯然不是!神對我們的保護,乃是像主耶穌所說的:「在世上你們有苦難,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。」(約十六33)神所保護的不只是我們地上的生命,這生命遲早會消逝。更重要的是,神會使我們有永生。當我們在基督裡,就有永恆的平安。詩篇121篇所展現出的確信,是無論我們遇到何種困難,神都必與我們同在,陪伴我們經歷一切。無論你出你入,神都與你同在,這難道不是生命最好的保障嗎?讓我們把握每一天,專心為主奔跑,竭力為主而活。縱然有時會遇到患難,神應許我們,祂必保護我們,直到永生。

靈修分享 share_20210314


智慧的奇女子(三):
勤於行善的手

郭士恩傳道

「她開口就發智慧,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。她觀察家務,並不吃閒飯。」(箴三十一26~27)

在智慧文學中,關懷窮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格。箴言三十一19~20敘述:「她手拿撚線竿,手把紡線車。她張手賙濟困苦人,伸手幫補窮乏人」生動地描繪著這位才德婦人的雙手。她的手不只殷勤做工,而且慷慨地幫助需要的人。當她在賙濟、幫補窮乏人時,就是以行動體現出了箴言中的智慧。才德的婦人開口說智慧的話,教導仁慈的法則,關心需要的人。這裡的描述讓我們聯想到利慕伊勒母親對他的勸勉:應當照顧窮乏的百姓。


換句話說,這個以仁慈待人的原則並不分男女,是貫穿箴言全卷,乃至整本聖經的教導。一個敬畏神的人,必定有一顆憐憫人的心,正如箴十四31所說:「欺壓貧寒的,是辱沒造他的主;憐憫窮乏的,乃是尊敬主。」新約聖經中也教導,基督徒應當在世上作光作鹽,除了關顧教會中軟弱的肢體,也要憐恤教堂門外不計其數生活在艱苦中的人們。

這位婦人也體現出箴言中所強調的另一個美德,就是勤奮。在家務方面,她甘心用手做工(13節),未到黎明就起床(15節),從不怠惰(27節)。當她經營有些利潤時,並不因此滿足,反而孜孜不倦地繼續工作,她的燈終夜不滅(18節)。這讓人聯想到在箴言裡反覆出現的一個對比——懶惰與勤勞。例如:「手懶的,要受貧窮;手勤的,卻要富足。」(十4)或者「殷勤人的手必掌權;懶惰的人必服苦。」(箴十二24)

才德的婦人將這些智慧的教訓落實在她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。她不抱怨,不偷懶,不吃閒飯,而是用心善用生活的每一分鐘。這樣的美德,除了能夠作為姐妹們的榜樣,不也應作為弟兄們的榜樣嗎?這首詩結束在:「豔麗是虛假的,美容是虛浮的,唯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。願她享受操作所得的,願她的工作在城門口榮耀她。」頭尾呼應地,箴言以勸勉少年男子敬畏神開始,而以一位敬畏神的智慧女子作為結束。

各位弟兄姐妹,你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嗎?雖然才德的婦人是一個女性角色,但她所代表的意義適用於所有人。作為這卷智慧書的總結,這首「智慧詩」一再地提醒我們:不要懶散,無所事事,虛度光陰;相反地,要把握每一分鐘,殷勤為主作工。弟兄姊妹,當我們伸出仁慈的手幫助他人,才會真正綻放出基督愛的光芒,在這世上成為美好的見證。

靈修分享 share_20210307


智慧的奇女子(二):
穿上對的衣服

郭士恩傳道

「她不因下雪為家裡的人擔心,因為全家都穿著朱紅衣服。她為自己製作繡花毯子,她的衣服是細麻和紫色布做的。……她做細麻布衣裳出賣,又將腰帶賣於商家。能力和威儀是她的衣服,她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。」(箴三十一21~22,23~24)

在上一篇分享中,我們提到箴言結尾這位才德的婦人,簡直就像個「神力女超人」。但她到底有多「神」?換句話說,我們究竟能從她的身上學到什麼?讓我們來看本詩中心部分的這組相當有意思的經文。其中反覆出現的一個關鍵字是:「衣服」。有趣的是,經文不只是在描述這位婦人自己縫製和穿著的衣服,還用衣服來隱喻她內在的特質。

首先,這個女子一點也不畏懼寒冷下雪的天氣,因為她能未雨綢繆,早已為全家人都編織了「朱紅衣服」,也就是品質優良的的冬衣,能夠在嚴寒的季節發揮保暖的功效。由於她有防範未然的智慧,所以當其他婦人連夜趕工做衣服的時候,她卻能有閒暇時間「為自己製作繡花毯子」,而且用「細麻和紫色布」為自己做一件高雅的衣裳。她總是很有效率地完成家務,並懂得享受生活,完全不是一位因過度操勞而憔悴的「灰姑娘」。

不只如此,這位奇女子還能「做細麻布衣裳出賣,又將腰帶賣於商家」。乍看之下,好像是說她做了太多衣服,因此把多餘的賣給別人,貼補家用;但這裡還有另一個可能,那就是,她根本就是一位才智兼備的紡織業商人!事實上,有很多解經家將這位才德的婦女看成一位傑出的職業婦女,而她的智慧就反映在她既能勝任公司的職務又能兼顧家庭的責任。然而,當我們繼續讀下去,就會發現,這位女子不只是擁有外在的能力。

25節說:「能力和威儀是她的衣服,她想到日後的景況就喜笑。」這裡的「能力」一詞概括了這位智慧婦人的聰明與幹練,能夠勝任各樣的任務。更重要的是,經文所強調的「威儀」,指的是內在的力量,用來形容她有堅強的性格,絕非弱不禁風的林黛玉。從以上所述,我們清楚看見一件事,就是這位智慧女子對神的信心。她不畏懼艱難的環境,並且能笑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戰。她因為信靠神,所以能處變不驚,喜樂地面對每一天。

這讓我們再度發現,雖然箴言中的智慧在這首詩中化身為一個女性,但其信息卻適用於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男女。這段經文不停圍繞在「衣服」這個主題,目的是在提醒我們:不要看重外表的衣服,要看重的是內在的衣服——這也是新約所教導的:「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,並且穿上新人,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,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。」(弗四23~24)弟兄姊妹,妳/你是否看重美貌和外在的條件,勝過內心對神的敬畏呢?盼望我們持續學習,每天都穿上對的衣服——那就是:敬畏神,效法基督!

靈修分享 share_20210228


智慧的奇女子(一):
生命中的至寶

郭士恩傳道

「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?她的價值勝過珍珠。……她丈夫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,為眾人所認識。……唯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。」(箴三十一10,23,30)

箴言三十一章10~31節是聖經中一段非常著名的篇章,歌頌著一位「才德的婦人」,強調若有人娶她為妻,比得到世上一切珍寶更好。究竟這位婦人有什麼特別之處?對今天的基督徒又有什麼意義?在鑽研這首詩以前,讓我們先看一下它的上文。三十一章1~9節是利慕伊勒王的母親給他的勸勉,內容是關於一位君王應當如何治理國家。

這篇「才德的婦人」就緊接在這段勸勉後,延續了這位母親的教導。雖然這首詩不像在描述一位王后,但開頭的問句就暗示了,這是針對一位青年男子的教導。第23節的經文也指明這首詩的中心主旨:若有人能娶這位才德婦人為妻,必能得到眾人的敬重。由於此詩的主要聽眾是弟兄,因此不必將它解讀為對姐妹的要求。實際上,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滿足詩中所描寫的標準,而這首詩的主旨也不是在教導女人如何當一個好妻子。

中文的翻譯「才德的婦人」其實沒有精準且完全地表達出原文的含義。「才德」這個希伯來字也可以翻譯成能力、力量或財富,在舊約中常用來描述大能的勇士、軍長和大財主。因此,這裡的「才德」並不是華人傳統觀念裡面的「三從四德」,也不是在描述一位女子的個性特徵。更貼切的翻譯可以是:「英勇的女子」,甚至是「智勇雙全的女強人」。

事實上,這首詩不只是在描寫一個理想的女人。箴言經常將智慧擬人化為一個女子,部分原因是希伯來文的「智慧」(Hokma)本來就是陰性名詞。所以,當這首詩篇鼓勵青年人去追尋才德女子時,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箴言對於追尋智慧的忠告:「因為智慧比珍珠更美;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。」(八11)而這智慧是來自於敬畏神。

這首詩被放在箴言的最後,就成為我們在生活中實踐智慧的完美體現。弟兄們絕對不能只把這首詩歌當成擇偶的標準,姐妹們也不要太快就忽略這首智慧的詩篇。其實這首詩和箴言全卷的信息是一致的: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,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。」(九10)這個信息是針對每一個人,不分男女。這位女子遠勝珍珠,因為智慧乃是無價。

而智慧的源頭是哪裡呢?乃是來自於神。在你生命中,最重要、最珍貴的是什麼?什麼是你的無價之寶?箴言的最後告訴我們,一位理想的伴侶,是這輩子可遇不可求的珍寶。沒錯,但不只如此。箴言中的許多經文不斷地提醒我們,要將智慧視為我們生命中的財寶。箴言更勸告我們,不要忘記智慧的源頭乃是我們的神。才德的婦人,這位智慧的奇女子,用她的生活與生命體現出對神的敬畏;而這位婦人,或者應該說,智慧本身,同時也向我們發出一個邀請:你願意將主耶穌視為你生命中的至寶,每天為祂而活嗎?

靈修分享 share_20210207


愛的管教

郭士恩傳道

我兒,你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,也不可厭煩他的責備;因為耶和華所愛的,他必責備,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。」(箴三11~12)

說到「管教」,我們對於這個詞似乎已經有一種既定的印象。管教,聽起來有點負面,好像暗示著嚴厲的教訓,甚至責打。但這個詞在希伯來文中的含義並沒有包含處罰的成分。管教,等同於教導,或者訓練。或許是因為有其他箴言短句同時提到責打和管教,所以我們才常常把這兩者聯想在一起。但是責打並不是管教的原意,也不是重點。管教更多的是連結到妥拉(Torah)的傳承,即真理的教導,就像父母按著神的話來教養孩子。

所以,管教和責備,都是口頭上的訓誨。正如摩西在申命記對以色列人的呼籲:「以色列啊,你要聽!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。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。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,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。無論你坐在家裡、行在路上,躺下、起來,都要談論。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,戴在額上為經文。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,並你的城門上。」(申六4~9)神管教的目的是要我們謹守遵行祂的話,按照祂的標準來做每一件事。我們不可輕忽,因為神的話就是生命。申命記警戒我們,若不聽從神的誡命,就會死亡;而箴言則多從正面勸勉我們:聽從神就必得著生命與平安。

更重要的是,我們被責備,乃是因為我們是神所愛的兒女。一位父親再嚴格,會去管別人家的小孩嗎?不會!因為對他沒有權柄,也沒有義務或責任去管他。但如果是自己的小孩,在家裡破壞家具,在外面欺負其他小孩,甚至偷別人的東西,可能放任他不管嗎?不,任何父母都會好好地教育他一番。神也是這樣,因我們是屬祂的兒女。

希伯來書十二章也引用了這節經文,勸勉眾信徒說「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,我們尚且敬重他,何況萬靈的父,我們豈不更當順服他得生嗎?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,唯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,是要我們得益處,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份。凡管教的事,當時不覺得快樂,反覺得愁苦,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,就是義。

所以,當我們被神管教、提醒的時候,應當要感到喜樂,因為那是我們身為神兒女的憑據!你被管教,因為你是神所愛的!表示祂非常在乎你!所以我們應當珍惜神的指教,遵行聖經的話,因為那是對我們有益處的,並且能夠幫助我們結出仁義的果子。讓我們放下自己的成見與驕傲,甘心在神的話語上被塑造與更新,謙卑領受神那充滿愛意的管教。

靈修分享 share_20210117


不變的確據

林品彣

「主啊,如今可以照你的話,容你的僕人安然去世;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」手中抱著嬰孩耶穌,⻄面這麼禱告著。⻄面究竟看到了什麼?在他手中不過是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初生嬰孩,無論這個嬰孩將來要帶來怎樣的救恩,都還只是一個應許和盼望,或說白一點,那可能只是個傳說……,但⻄面站在那裏,向 神感恩並期待於這個他手中捧著的未來。和⻄面一樣,另一位年紀老邁的女先知—亞拿,看見嬰孩耶穌就如同看見一個一生所盼望的事成全了一樣,興奮地向 神獻上感恩並四處宣揚彌賽亞的到來。

是什麼樣的確據讓⻄面和亞拿有如了結了一樁生命的中最大的心願?年紀老邁的⻄面和亞拿必定熟知以色列人的歷史,在歷史當中他們看見了歷世歷代的君王不斷重複上演著一樣的戲碼:敗壞、背棄上帝、被 神憐憫⋯,在許多的背叛中上帝仍然拯救,不是上帝沒有公義,而是上帝信守祂曾應許的諾言:祂要救主從大衛的後裔出來。⻄面和亞拿在地上的生活必定也目睹過許多黑暗和敗壞的事,然而經過幾百年的沈默,如今,他們親眼看見上帝的應許成就,從大衛的後裔出生了一位救主,就是他們一生所盼望的彌賽亞。他們親身經歷了上帝的信實,即便在黑暗、險惡的世代中,上帝仍然以信實、慈愛、公義掌權,直到祂的每一個應許成就!這就是⻄面和亞拿的心中盼望的源頭!

如今我們透過聖經看見了耶穌基督完全的救恩,他為我們釘十架受死並戰勝死亡復活,願我們都有著如同⻄面和亞拿一樣的確據和盼望,深知在一切的事上,即便是苦難、即便是黑暗,上帝仍然以公義、信實、慈愛掌權,直到耶穌基督再來的那日!

靈修分享 share_20201227


拉波尼正呼喚我

林宏哲傳道

耶穌說:「瑪麗亞。」 瑪麗亞立即轉過頭來用希伯來話對祂說:「拉波尼!」

約翰福音20:16

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段經文。

門外有人喊我名字,我原本不清楚是誰,突然一個字詞,或是語調,我瞬間知道了他是誰。
那個聲音、字詞、語調,讓我想起了過往記憶中的他,而我也立刻地回應。
有這種經驗,對嗎?

聖經有很多瑪莉亞,有耶穌的母親瑪莉亞,有伯大尼的瑪莉亞,他有姊姊馬大和弟弟拉撒路,
而這個瑪麗亞,是抹大拉的瑪莉亞,耶穌曾經拯救她,使他脫離鬼的纏擾。
她是第一個在清晨的時間去到耶穌的墳墓,也是第一個發現沒有耶穌的屍體,並且告訴門徒。
在兩個門徒離開之後,他獨自在那裡哭泣。
他看到了天使,天使對她說話,他還是在哭泣,並且問:「耶穌的身體被搬去哪裡了?」
當耶穌對她說話,他繼續在哭泣,並且問了相同的問題。

直到耶穌叫她的名字,「瑪莉亞」 他好像整個人清醒了過來。
原來那位他以為已經死去的耶穌, 不是身體被搬走,而是活著! 祂正在叫我的名字!
我知道,那個聲音、語調、那個口吻, 那個過往所有的一切回憶,都在那個瞬間湧流出來!

「拉波尼」,瑪莉亞是用希伯來話說, 就是他們最熟悉的母語,自己族人的語言, 來回應她朝思暮想的耶穌!我相信是他平常最常呼喊耶穌的方式。

你看!多麼強烈情感!

瑪莉亞緊緊的抓住了耶穌, 有可能抓住耶穌的腳,可能拉住他的衣服,可能緊緊地抱住他,
她不想再讓耶穌離開他了!

瑪莉亞到底有多愛耶穌呢?
就好像媽媽等待孩子,看到他平安出現了,緊緊地抱住他,
就好像情人的等待,看到對方出現了,緊緊抓住他的手,
瑪莉亞一定超過我們想像的愛耶穌!

抹大拉的瑪莉亞是個妓女!
在沒有認識耶穌之前,是被七個鬼所附的女人, 是社會上所厭惡的,
也是那些「聖潔」的法利賽人、文士,拿來定罪耶穌的人種。
耶穌拯救了他!無條件的拯救了她! 賜給他全新的生命、生活,
並且接納他成為他們的一份子。

他緊緊的抓住耶穌! 「我以為你死了」 「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」 ……………
或著 她一句話也沒有說,只是不斷的哭泣, 那是喜極而泣的眼淚!

耶穌大可以就消失,去做他的事情, 但耶穌回應了瑪莉亞對他的渴慕,
「不要拉著我」是溫柔地告訴她原因, 並且要祂去告訴其他的門徒!

耶穌已經復活了!

是的!瑪莉亞的傳給門徒訊息, 是耶穌復活的事實,
是耶穌所說的事情一切應驗, 是瑪莉亞那渴慕的愛得到最大的滿足所活出的姿態。

我希望每一個基督徒,都能體會, 神愛你,
不是你的工作, 不是你的狀態, 不是你的金錢, 不是你的地位,
不是那些世上你用來定義你是誰的東西。
而是神就是愛你, 祂賜下一切祝福,只是因為愛你!
他不給你你所求的,也是愛你! 做父母的人,應該更能體會。
耶穌不是用世界的眼光在看待我們, 是用祂自己的生命在愛我們,
瑪莉亞就是這樣的被神所愛。

我們也體會、也明白了嗎?

禱告:
主啊!幫助我,真實的體會並且經歷你的愛,
如同那個抹大拉的瑪莉亞,他愛你,而且是深切渴慕地愛祢,
讓我不是旁觀者在看待你和我的關係 而是一個聽見你聲音,
可以回應你的兒女, 知道你正在呼喊我。

靈修分享 share_20201213


多馬的確信

林宏哲傳道

多馬回答說:「我的主,我的上帝!」(約翰福音20:28)

多馬不信耶穌的復活,縱然弟兄們都說看見主,但他還是不信!「除非我親眼⋯除非我摸到⋯」,這不是我們常常有的想法嗎?我非得要自己感受到,要自己經歷到,我才肯相信!神的確厭惡人的不信,那種是刻意的,要憑著自己的惡念去敵擋神所施下的恩典。但是多馬,不是這樣的不信。他的不信,是想要從神來的確信。當耶穌向他顯現,並且容許他來確認時,他立刻作信仰的宣告:耶穌基督是我的神,我的主!

我們信仰的路程,的確會有很多這樣的經歷。當我們經歷過了神的恩典,我們就更相信了!但主給我們一個提醒:「沒有看見的就信的人,有福了!」如果你因為別人見證,你就相信了,那你是真實蒙受祝福的。約翰最後記載了一段說:「記載這些事,是為了要你們相信耶穌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!」如果你因為讀了聖經,就真實的相信耶穌基督,你是蒙受極大的福氣!

主啊!我信!我信祢賜下生命,並且厚恩給我!